8月25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主辦的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在京舉行,論壇同時發布《中國地熱能發展報告(2018)》(下稱“報告”)白皮書。報告指出,當前我國淺層地熱能利用快速發展,水熱型地熱能利用持續增長,干熱巖型地熱能資源勘查開發開始起步,地熱能產業體系已初步形成。
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二五”期間組織完成的全國地熱能資源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大陸336個主要城市淺層地熱能年可采資源量折合7億噸標準煤,可實現供暖建筑面積320億平方米。截至2017年底,中國地源熱泵裝機容量達2萬兆瓦,年利用淺層地熱能折合1900萬噸標準煤,實現供暖(制冷)建筑面積超過5億平方米。
報告稱,我國水熱型地熱能年可采資源量折合18.65億噸標準煤。其中,中低溫水熱型地熱能資源占比95%以上。近10年來,中國水熱型地熱能直接利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以供暖為主,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截至2017年底,水熱型地熱能供暖建筑面積超過1.5億平方米;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為27.28兆瓦,排名世界第18位。
作為未來地熱能發展的重要領域,中國干熱巖型地熱能資源勘查開發處于起步階段。2017年在青海共和盆地3705米深處鉆獲236攝氏度的干熱巖體,是中國在沉積盆地區首次發現高溫干熱巖型地熱能資源,通過深入試驗研究,未來有望在干熱巖型地熱能開發技術方面取得突破。
同時,與地熱能資源配套的勘探、開發及利用技術持續創新。熱泵技術快速發展,形成適合中國國情的大型地源熱泵、高溫熱泵和多功能熱泵系統,主要技術與裝備已基本國產化。開展了地熱能梯級利用技術積極探索,在京津冀和東南沿海地區建立發電、供暖二級地熱能梯級開發利用示范基地。
但中國地熱能產業發展不協調問題依然突出,存在資源勘查評價和科學研究不充分、扶持政策不充分、資源管理制度不協調等問題。
基于此,報告給出了中國地熱能發展的對策建議,總體思路是,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引領,以優化能源結構、防止大氣污染、應對氣候變化、發展綠色產業為導向,立足國情和地熱能資源稟賦,著力形成完善的地熱能資源調查評價與科學開發利用技術支撐體系。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和高質量發展的原則,盡快摸清中國地熱能資源家底,攻關地熱能勘探開發利用關鍵技術,先行先試培育地熱能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出臺優惠政策支持地熱能高質量發展,同時建立完善地熱能的管理和監管體制機制。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汪集晹在會上指出,應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先把淺層地熱開發利用好,再一步一步深入;加快推進地熱能由單一粗放的低效傳統產業發展為真正的高新產業,促進地熱能產業高質量發展。